11月13日,山东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峰,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芦延华在启动仪式上签署共建协议。来自山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山东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和济南、青岛等市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企业代表,省科技厅、济南高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
在启动仪式上,刘峰与芦延华共同为“山东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揭牌;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杜广选、济南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安彪共同为“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实验室”揭牌。实验室作为平台实训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将面向山东大学和全省企业、高校院所开展服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助力我省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峰表示,山东省创新发展研究院以培育一流科技创新智库、一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一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为使命,持续强化战略引领和系统布局,推进重大战略问题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助力。集成电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自2008年开始建设,通过“人才-项目-平台”一体化支持政策,培育了一批本土优秀设计企业。新启用的集成电路封测实验室,可为我省企业提供集成电路快速封测服务。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济南市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预计营收81.6亿元,增长15.4%,居全国第四位。
芦延华在致辞中表示,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山东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的建立,是学校深入实施“融合发展战略”,推进“两个先行先试”的迫切需求,将进一步广泛汇聚省市及校企优势资源,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共同体,精准服务山东实施集成电路“强芯”行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全力服务“强国、强省、强省会”建设。平台今后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通过平台建设,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成规模持续培养产业创新人才;二是通过教育、科技与产业三要素的联结联动,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构建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区域产业聚集和产业升级;三是通过推进学科交叉,完善学科要素,整合学科资源,完善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建设;四是建立开放共享机制,为拓展国家产业战略纵深、引领集成电路科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持。
本次建设的山东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主要聚焦RISC-V CPU及新一代半导体关键技术研究,建设“RISC-V开源生态研究中心”“宽禁带半导体概念验证中心”“集成电路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着力突破产业核心技术,构建产学研协作新模式,培养产业领军人才,培育新增长动能。启动仪式后,参会代表还就人才培养、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记者:曹莫 校对:冬平 记者:曹茜 编辑:赵晓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