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厦门成立

中国经济网
2023/12/05

12月1日,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在厦门成立。会上,以“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服务闽台融合和东西部协调发展”为主题,集中签署发布了一批校校、校行、校企合作协议。12月1日下午还举办了“全国现代水产行业技术创新研讨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水产养殖技术创新、水产品加工技术创新等话题作主旨报告。 

2022年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优先选择一批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是跨区域、多主体整合水产行业全链要素资源的创新举措,是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创新举措。

 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厦门成立.jpg

活动现场 张启智 摄 

共同体将发挥各成员单位在现代水产行业中的资源优势和引领作用,搭建政、校、行、企、所多元主体的合作交流平台,加快培育现代水产行业高素质人才,加大产业核心技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中国水产技术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以产教双向赋能推动现代水产行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共同体由正大水产(厦门)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厦门海洋职业学院共同发起,中国渔业协会等6家水产行业组织,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21家高等院校,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乡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大北农华有水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50余家龙头企业,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建省水产所等7家科研机构等共计90余家单位共同组建。 

大会在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翔安校区举行。 

提质增效,保障蓝色粮仓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老百姓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要求“吃得饱”,更要“吃得好”“吃得健康”。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构建结构合理、绿色环保、供给稳定的水产品供应体系,是保障我国水产品刚性需求、促进水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使命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共同体成员单位中不仅来自沿海地区,还有新疆农业大学、塔里木大学、西藏农牧学院、西昌学院等来自内陆地区的院校及企业,充分体现了我国水产行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增值赋能的发展趋势。 

落户福厦,形成引领示范 

福建省长达3752公里的陆地海岸线、13.6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优势。科学建设“福海粮仓”,为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在福建成立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符合全国水产行业的结构布局,契合本地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福建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建设、引领推动全国水产行业健康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创新举措。“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福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厦门是教育部、福建省共建的全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此次牵头成立全国现代水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省市建立‘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的一次重要尝试。”福建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刘健说。(张启智 张琼) 


(责任编辑 :王璐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