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4日讯 12月4日,东营市教育局举行职业教育工作新闻发布会。据悉,东营市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产教融合八条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教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分产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分区域组建产教联合体、分专业组建产教联盟、结合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广泛宣传产教融合支持激励措施,努力办好职业教育。
分产业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
对接地方优势产业集群,支持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群)与地方企业在重点行业和领域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开展产教布局优化、急需人才培养、短板技术攻关,全链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东营职业学院、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已经联合优势特色产业组建了高端化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分区域组建产教联合体
对接区域协调发展布局和全市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支持产业园区依据区域优势产业链和特色产业集群,组建涵盖驻地职业院校和相关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的产教联合体,围绕产业链和教育链充分汇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资源。目前已经组建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饶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
分专业组建产教联盟
支持以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为主体、以专业或专业群为纽带组建校企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产教联盟,共建“校际、校企命运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嵌入式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打造一批产教融合示范校、示范专业、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校企一体化合作育人项目,促进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结合产业需求调整优化专业设置
发挥各级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推进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职业标准紧密对接,推动校企协同育人。
广泛宣传产教融合支持激励措施
落实产教融合型企业及产教融合项目在项目审批、用地政策、购买服务、金融支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有效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融合。
此外,全市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共154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占18.92%,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10.37%,双师型教师占44.75%。高职院校专任教师1355人,副高级职称以上占38.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67%,双师型教师占71.9%,全市职业学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和双师型教师比例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服务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市将实施教师队伍学历和实践能力“双提升”工程、搭建高水平教师团队培育载体、鼓励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立企业人才教学专家库,持续提升职业学校师资水平,建设充满活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教师队伍学历和实践能力“双提升”工程
积极开展学历提升行动,支持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深入落实职业院校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教师在企业设立名师工作室,推进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深入企业实践实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
搭建高水平教师团队培育载体
通过开展职业教育重大课题研究、举办教学能力大赛、开发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心培育一批职业教育名师、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大师名师工作室等领军人物和顶尖团队。
鼓励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重点在企业建设一批培训基地,将职业标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行业企业先进技术等纳入基地培训必修模块,依托基地合作开展教师和企业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
建立企业人才教学专家库
为弥补职业院校专业实践教学师资不足,支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员、能工巧匠等纳入专家库,全职或兼职到职业院校工作,在职业院校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形成“固定岗+流动岗”、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
闪电新闻记者 王代杰 报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学就创国际”,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